职业资格

“一中军团”遭遇“超级中学”狙击 超级中学何以胜?

来源: 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:11

原标题:“一中军团”遭遇“超级中学”狙击 超级中学何以胜?

曾经尖子生首选的广东“一中”们 今年跌出重本率前十

  “我孩子是一中的!”曾经这是一句很响亮、很有面子的话。

  在广东,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各市、县的一中,均代表着当地办学历史悠久、师资力量雄厚、拥有最丰富行政资源、教育资源、学生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顶尖中学。但随着高考形势的演变、中学竞争格局的刷新,“一中”们慢慢遭到新超级中学的狙击。今年广东高考,多项“精英指标”中仅珠海一中突围,部分地市的一中招收分数线也被其他学校超越。

  在以前,各地一中基本都代表着“最厉害的学校”。也许是约定俗成,当地最早建立、最老牌的学校,会被冠名“一中”。广东的不少一中或超过百岁,或经过多次“强强整合”。

  如佛山市第一中学前身为英国基督教中华循道会于1913年创办的华英中学;汕头一中前身是华英中学堂,1904年由澄海富商陈雨亭捐资创办;湛江第一中学始建于1937年,其前身是培才中学,1952年与当时的市立一中、河赞中学合并命名为湛江第一中学。

 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,在大部分地级市中,一中就是当地最好的学校。当地政府会投入最好的资源予以建设,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会把一中作为首选。

  以2015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为指标,汕头、中山、东莞、佛山、韶关,当地地级市的一中均被其他中学超过。

  如中山市纪念中学分数线超过中山一中;东莞的东华中学和东莞中学超过东莞一中;佛山的石门中学、韶关的北江中学均超过当地一中。不过,佛山一中的尖子数量占优势,特别是文理前十名中各占一个席位。

  为什么这些一中会被超越?一些考生觉得一是其他学校有地,可以容纳学生,实行住宿式教学,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;二是民营学校的资本优势――可以凭借奖励和丰厚薪水留住成绩好的学生,招来业务强的老师。

  近年来,除了传统超级中学(如华附、广雅)和传统一中之外,“新豪门”也引发考生关注。

  以东莞为例,今年有35人被清华、北大录取。在这些“准清华北大”学子中,东华高级中学的毕业生占了大半,共有26人。此外,今年该校共有8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总分前10名。

  “学优则奖”是该校的制胜秘诀之一,高考考上清华、北大,每个学生则可获10万元奖励。学生考上清华、北大,带班老师都有奖金,高的能达到7万~8万元。

  灵活的奖励措施和教学措施,也许是制造新豪门的撒手锏。当然,最核心的还是当地的教育底蕴积淀。如东莞东华、汕头金山等学校,所在地域都具有良好的教育积淀,尊师重教传统也比较明显。

  高考精英大战

  仅珠海一中突围

  检阅2015年高考广东“尖子率”,有状元率、重本率等几个主要指标,在以下几项中,广东的“一中”们优势不再,只有珠海一中在超级中学们的包抄下体现出不错的竞争力和“突围”的态势。此外,佛山一中和清远一中在状元榜上添名,也为“一中家族”争得荣耀。但“一中军团”遭遇超级中学狙击,已是不争事实。

  文科前十名

  东莞东华中学 5人

  珠海一中 2人

  广州外国语学校 1人

  清远一中 1人

  佛山一中 1人

  理科前十名

  东莞东华中学 3人

  广东实验中学 2人

  执信中学 1人

  华师附中 1人

  深圳中学 1人

  珠海一中 1人

  佛山一中 1人

  在广东高校中,中山大学是吸收高分考生的最大户。今年,中大在广东录取人数前三位的中学依次为:

  汕头市金山中学

 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

  珠海市第一中学

  广州 5所

  深圳 3所

  佛山 1所

  汕头 1所

  深圳实验中学

  深圳外国语学校

  汕头金山中学

  广东实验中学

  佛山石门中学

  “一中” 39个

  100所顶尖中学

  2015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

  (据中国校友会网《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》)

  “一中”们何以战?

  超级中学何以胜?

  在中学的竞争格局中,“一中”们的传统模式逐渐被复合型的“超级中学”击破。崛起的新超级中学们凭借办学硬条件、资本优势,快速向一中发起进攻。

  在各地市一中遭遇同城对手打击的时候,广州、深圳等地的老牌超级中学们进一步集纳地域优势,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,转化为教育优势,进而形成不断拉开的差距,由此在“掐尖”大战中不断向前推进。

 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,集中优质资源举办一所竞争力强的高中,会成为当地政府“十分理性”的选择。以前的“县一中”和现今的“超级中学”,就是这样出笼的。他认为,有必要打破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,实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,而不是围绕升学率,极力打造一两所强校。

  “一中”简史

  十年

  “县一中”冰火两重天

  一中遭遇狙击,首先是“县一中”们。近10年来,县一中从大热到退出“华山论剑”。

  媒体报道,大概十年前,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,即“县一中现象”。一些县级中学高考升学率超越城市学校,引起人们关注,大量的城市学生涌入县中读书。中国青年报搜集到2004年16个省份的高考状元情况,其中有7名状元出自“县中”。不过也有专家指出,县一中大部分鼓励题海战术和高强度训练,而这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并不相符。慢慢地,县一中的高分率、一本率和状元率大幅下滑。这种变化也波及了部分地市的一中。

  故事

  我的一中不再是第一

  1994年,14岁的粤东少年魏则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一中。在20年前,一中称雄整个他所在的地级市。在大海对面的小岛上,还有一个“金×中学”,金中的录取分数线,常年比一中少。

  魏则生进入一中后,开始不断听到老师的警示声:你们不努力的话,会被金中的学生超过。老师们向一中学生阐述了金中学生的学习状态:晚上10点熄灯,上午6点起床,没有电视看,吃完晚饭就晚自习。借助师生全部集中住宿的优势和教育理念的更新,金中开足马力,“超级学校”的机器悄悄启动。魏则生1997年参加高考,彼时金中中考录取分数线已超越了一中。

  对于“超级学校”的形成,“状元”往往是一个标志。2001年,魏则生大学毕业。那一年,金中的两名学生当上了广东省高考状元。2003年、2004年,金中再次产生全省状元。

  过了几年,某实验学校的杀入,也改写了粤东该地级市高中竞争格局。今年高考,金×中学继续强势,今年重点本科上线率超过了91%,全省文理科总分前50名中,该校包揽6人。第二名是某实验学校。一中列第三名。今年的当地中考录取分数线也显示:金中计划生录取分数线755分,某实验学校是736分,均高于一中。

  “我的一中现在排名第三了。”魏则生说。不过他还是满怀信心:一中现在有两个校区了,新校区是全住宿形式,录取分数也超越了旧校区。

  广州

  一中“再加工”能力强

  广州由于华附、省实等强校多年“坐庄”,广州一中在长时间内并不属于顶尖集团,招收的生源成绩也居中。不过,近年来广州一中的“再加工”能力令人称道。

  广州一中官网信息显示,今年高考该校重本上线人数136人,较去年增长11人;本A上线人数476人,较去年增长92人;本科上线652人,较去年增长27人,上线率85.12%;其中文科上线率达93.3%。学校的总上线率99.87%,位列全区第一位。

  广州一中的成绩可以总结为“加工能力强,培优成绩显著”:比如本届高一入学区前100名仅3人,前700名以上96人;而高考上重本线人数136人。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多,高考600分以上57人,理科总分最高643分,文科总分最高625分,共有3人进入全区前十名。(记者 陈翔)

(来源:广州日报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    相关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4082774号